谁在波尔多买到了好酒庄
发布时间:2024-04-23 09:16:03

  Chateau Laulan Ducos的中文译名是“法国乐朗酒庄”,这是目前中国资本对波尔多酒庄的最新一次收购,收购人为TESIRO通灵珠宝CEO沈东军。与前几例收购比,此次收购明显要张扬许多。2011年2月28日,沈东军在波尔多大剧院与前拥有者杜克(Ducos)家族签订购买协议,正式完成收购。法新社和法国《西南报》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报道中尤其令沈东军日后津津乐道的是:“在目前中国收购的所有法国酒庄中,这是最高级别的。”

  在波尔多谈论级别,通常很能考验一个人的分类归纳能力,因为你必须明确此地并存的两种“价值判断”体系:一种是与法国其他产区共通的,即以风土条件为前提、侧重地理位置的AOC产区划分体系;另一种是波尔多独有的,即各地区或各协会自行制定的排座次体系,其中最鼎鼎大名的是“1855列级”。根据AOC产区划分体系,法国乐朗酒庄位于波尔多北部、邻近纪龙德河(Gironde)入海口的Jau-Dignac-Loirac,属梅多克(Médoc)产区。与前5例酒庄所在产区的名称比,“Médoc”这个名字显然在中国有更高的认知度,毕竟它太容易令人想起那个著名的“1855列级”。不过,依照AOC体系,波尔多区下属4个主要的子产区:Médoc、Grave、St. Emilion、Pomerol和Sauternes,而作为“子产区”的Médoc旗下又拥有Médoc、Haut-Médoc等次一级产区命名,而其中南部的上梅多克(Haut-Médoc)尤为重要,Margaux、Pauillac等几个1855列级表上震耳欲聋的产区都位于这一地区。

  沈东军完成对酒庄收购后,国内报道曾出现这样的标题:“法国贵族酒庄被国内珠宝富豪收购。”乐朗酒庄确实有点贵族根源,酒庄历史可以追溯到1460年,最显赫的领主曾冠有“公爵”头衔。18世纪之交,如同许多法国庄园一样,这片土地完成了从贵族到平民手中的转交,同时开始进化成葡萄酒庄。1911年起,杜克家族成为酒庄的拥有者。法国乐朗酒庄与“贵族”的另一渊源是它拥有的“Cru Bourgeois”称号(贵族名庄,也有译为明星庄),该称号享有极高盛誉,是法国政府认可的顶级酒标志。“Bourgeois”在汉语中最传统的译法是“布尔乔亚”,在波尔多诸多排名榜中,这一级别的确是法国政府认可的高品质级别,法国乐朗酒庄在2008、2009年获得该称号,根据这一年的评判规则,此轮评级只针对当年年份酒。

  在杜克家族手中传承两代后,2010年5月,沈东军开始与酒庄接触,2011年2月,沈东军成为酒庄的新主人。酒庄原有管理团队基本被保留,中文名称中“Ducos”一段被节减,据称主要是因为“乐朗”听起来更易上口。沈东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方管理层将充分尊重法国各项有关葡萄酒的法规,这也就意味着酒庄每年的产量仍将控制在15万瓶左右。沈东军打算中止酒庄在法国的销售,只在中国境内销售,同时表示,今后也不排除去寻找另一些性价比合适、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葡萄酒打上“法国乐朗”的商标进口到中国,但目前真正酒庄自产的酒还尚未引进,预计将在八九月进入中国市场。酷爱微博的沈东军将乐朗酒庄的口号定为:“人生在于分享。”

  即便是对于最矜持的波尔多酒庄庄主而言,2011年2月都是一个不得不谈论“中国”的月份。沈东军收购乐朗酒庄,距离中粮酒业完成对雷沃堡(Chateau de Viaud)的收购不到两周。2011年2月16日,在Chateau d’Arsac的“Winery”会所举办了签字交接仪式,在历经30个月的谈判后,雷沃堡的原主人菲利普·哈乌(Philippe Raoux)终于将雷沃堡售给了中粮酒业。

  中粮酒业在后来发布的新闻公告中,重申了这一收购的战略意义:“此次收购是继收购智利Bisquertt酒庄之后,中粮酒业再度重磅出手的生产型海外收购,同时也意味着中粮酒业旗下长城葡萄酒全球化战略步伐的再提速。”

  从收购价格上衡量,中粮的手笔确实堪称“重磅”。沈东军完成对乐朗酒庄的收购后,曾有报道:“此次收购虽然没有公布具体价格,但据乐朗酒庄人士透露,其价格不低于中粮对雷沃堡酒庄的收购。”但据波尔多工业与贸易商会的存档信息显示,两者的价格还是有些差距。对于1000万欧元的收购价,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业(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热拉尔·高林(Gérard Colin)曾表示:“我熟悉雷沃堡,它的酒很好喝,不过收购价可能有些高了。”中粮酒业总经理吴飞则认为,雷沃堡酒庄所具备的产区优势、产品资源和品牌资源令收购物有所值。

  关于雷沃堡,中粮新闻公告提供的信息是:酒庄位于法国波尔多右岸,园区21公顷,拉郎德-波美侯(Lalande-de-Pomerol)产区最古老的酒庄之一。酒庄创立于15世纪中期,其最初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著名地理学家贝里姆(Belleyme)于1784年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绘制的地图,毗邻全球闻名的两大顶级名庄:柏翠庄(Petrus)和庄(Le Pin)。

  在2011年2月法国《西南报》的报道中,对原主人哈乌有这样的介绍:“菲利普·哈乌,现年58岁,也是收购协议签署地——Winery和Chateau d’Arsac酒庄(Margaux产区)的所有者。”关于为什么要出售雷沃堡,哈乌给法国媒体的解释是:为了更好地照顾Chateau d’Arsac酒庄和Winery的生意。从法国媒体此前有关哈乌的报道上看,哈乌虽年近六旬但依然精力旺盛,只是他那家“Winery”的生意确实需要好好照顾一下。“Winery”是某种兼顾葡萄酒品鉴的餐厅,类似近几年流行的“感官品酒”模式,近两年收益平平。根据波尔多工业与贸易商会的存档信息,中粮对雷沃堡酒庄本身的最终收购价在800万欧元左右,此价格不含酒庄存货。另据法国媒体报道,哈乌未来已与中粮达成协议的合作包括:哈乌的儿子前往北京中粮集团,为期一年,推广“Winery”模式的葡萄酒培训项目;中粮承诺在中国市场销售雷沃堡酒庄原有存酒,同时代理销售哈乌的Chateau d’Arsac酒庄生产的全部葡萄酒。

  倘若不是与来自中国的收购方闹出诉讼,Chateau de la Salle酒庄恐怕至今在波尔多仍名不见经传。该酒庄园区面积46公顷,隶属Còtes de Blaye产区。该产区位于纪龙德河右岸的山坡上,出产个性鲜明、强劲的红葡萄酒。该产区没有分级,但小酒庄联合的合作社(Co-operative)众多。

  Chateau de la Salle的中国收购方的名讳甚至比它还要隐秘,至今人们只知道,花费了3年时间谈判、终于在2011年1月签约、随即便闹出违约官司的这家中资公司音译名“中爱”(Zhongai),隶属某大连房地产开发商旗下。Chateau de la Salle的原主人、同样身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埃迪诺(Patrick Etineau)今年3月向《Wine Spectator》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抱怨:“我从没见过这么交接的,他们以为买下一个酒庄就和买一袋糖果一样!”

  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鲜花香槟,低调到沉闷的交接中最令埃迪诺愤怒的是:2011年1月,中爱购进Chateau de la Salle,此后两个月,中爱没有对酒庄进行任何管理性操作。中方派来了两位雇员,但并没带来用于运营的资金。埃迪诺称:“他们甚至没亲自来看看!”2011年葡萄栽培季早已开始,中爱公司却没有提供资金来雇用为葡萄剪枝的短工。埃迪诺向《Wine Spectator》发狠说:“早知如此,我绝不会将酒庄卖给他们。”这句话辗转翻译到中国某酒业新闻网,居然还加上了这样两句诗意的“起兴”:“我自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无奈这还真的可能是两个月亮的问题。《Wine Spectator》指出,为中爱代理收购Chateau de la Salle酒庄业务的是一家名为SRSF的中法经纪公司,其合作人之一王为民(音译)称:“交接的顺利与否取决于买方是否适应西方文化。”而这是中爱尝试的第一单国际交易乃至第一宗有关葡萄酒的投资。

  沈东军与乐朗酒庄的谈判相对比较顺利,而且收购完成不久就已下订单购买新的橡木桶与葡萄收获设备,在《Wine Spectator》看来,这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沈东军丰富的商业经验。“拥有200家分销店、3000名员工和一长串VIP名单,沈东军确实对企业的销售与市场推广有相当了解。简而言之,他代表了波尔多想从中国得到的一切:竞争力、活力与财富。”

  波尔多的酒庄们的确需要些物质与精神上的动力。波尔多最大的葡萄酒出口组织之一CVBG两年前发出的警报至今仍未撤销:“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前,波尔多大部分酒庄已经进入危机。波尔多现行的生产和销售体制只适合那些列级酒庄,对其他大部分中小酒庄都不适合。”法国人常说:“只要有葡萄种植的地方就有酒协会。”而这种情况又以波尔多地区为最。在几个世纪的葡萄酒生产中,波尔多形成了一套协会监管下的独特的销售模式,即“酒庄+葡萄酒中间商+酒商”。酒庄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单纯的葡萄酒生产者,葡萄酒中间商是酒商和酒庄之间的纽带,为酒庄寻找客户和为酒商挑选酒庄,同时负责协调交易过程中的葡萄酒价格。酒商是波尔多葡萄酒销售的最主要途径,他们拥有巨大的销售网络。为了保证本地酒商的利益,大多数酒庄不直接跟外来酒商打交道,外来酒商只有通过本地酒商才能买到波尔多葡萄酒。

  正如已经有波尔多酒庄开始担心中国人进入期酒体系可能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一样,典型的东方式销售思路是否会对传统的波尔多葡萄酒销售体系构成挑战,这也成为潜在的问题。中国买家通常会控制从葡萄种植到装瓶的整个生产过程,省掉中间商,将所有葡萄酒出售到中国市场。沈东军就曾证实,乐朗酒庄每年生产的15万瓶葡萄酒都将以符合中国消费者品位的包装直接出口到中国,避开销售波尔多葡萄酒的传统中间商网络。中粮集团的收购更是全产业链的模式,即在种植方法、酿造工艺、全球销售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

  波尔多工业与贸易商会中有一个名为“Club Objectif Chine”(目标中国)的俱乐部,其创始人之一张举亮(Julien Chandet)曾筹建了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并就任第一届行政馆长,回到波尔多后成立了这一俱乐部,通过商会的平台促进波尔多和中国的双边贸易。关于中国资本对波尔多葡萄酒销售体系的影响,张举亮的看法是:“这主要取决于国人所购买酒庄未来在酒业协会中的话语权。就已出售了的酒庄来看,目前大家都在忙于对中国的销售渠道拓展,而行业协会也主要是在欧洲与北美等成熟市场拥有极强的话语权,对于新兴市场,他们也还在寻找有效的管理办法。”

  法国强调历史与传统,而这也是中国买家选择酒庄时重要的判断因素。在目前已进入中国资本范畴的6家酒庄中,最让波尔多人感觉自己的历史确实被“买”走了一块的是:黎塞留酒庄(Chateau Richelieu)。2009年6月21日,MK Finance投资顾问公司透露,香港A&A国际集团买下了黎塞留酒庄的大部分股权而成功控股。股权交易的金额并未透露,但是市场人士估算,以所在产区而言,黎塞留酒庄每公顷的价格大约是20万美元,总成交金额大约是300万美元。

  黎塞留酒庄园区17公顷,位于波尔多Fronsac产区。酒庄名中的黎塞留(Richelieu)也难得的不只是附庸风雅,确实是得自酒庄曾经的主人: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黎塞留主教(Cardinal de Richelieu)。Fronsac产区出产一些浓度高、口感复杂的酒,通常被认为过于被外界低估,因此该产区向来有“波尔多的秘密花园”之称。黎塞留酒庄也可以被视为黎塞留主教的某个秘密花园,因为他曾将最宠爱的情人藏娇在此。这里是黎塞留最初获得的领地之一,他将此地建造成了度假和节庆胜地,当地的葡萄酒也因此为法国皇室所认知。

  然而这样一处别具法国风味的酒庄早已不在法国人自己手中了。2005年起,酒庄便属于来自18个不同国家的股东,其中主要股东为荷兰人佩恩(Arjen Pen)。结束汉莎航空公司的市场总监任职后,佩恩在2005年创立了一家名叫“WECM”的公司,拉来20位合伙人投资波尔多葡萄酒产业,向投资人许诺了6%的回报率。

  可惜佩恩许诺的回报率始终无法兑现,每个投资人所能得到的是150瓶葡萄酒外加3周的古堡假期。2009年,从香港地区来了救星。据当时的《》报道,代表A&A集团购买黎塞留酒庄的中国安太太(Mrs. An)对酒庄产品的品质并不是特别在乎,8个多月的谈判过程中她感兴趣的是此地的历史氛围。她要求当局提供文件,证明查理曼大帝8世纪时在附近山上建造了一座城堡,以及酒庄的顶级酒“La Favorite”是以黎塞留最喜爱的情妇名字命名。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文件很难搜寻齐全,最后精明的佩恩请弗隆萨克市长写了一份文件并加盖官方印章,以此充作证明。

  在买下黎塞留酒庄后,安太太的第一个决定是改变酒瓶上前几年刚设计的现代风格酒标,设计了一个旧式标签并特别标明1632年,即黎塞留买下这座城堡的年份。

  从中国商人在波尔多购买的另两座酒庄上,明显能看出中国人对某些名字的偏爱。2008年1月24日,青岛龙海国际贸易公司签署了波尔多Chateau Latour Laguens酒庄的购买合同。该酒庄占地60公顷,其中30公顷种植葡萄。虽然交易金额未被披露,但按照法国地产中介的透露,葡萄园的每亩价格约为1.8万~2万欧元,此外还要算上酒窖等的收购费用。2010年11月,《品醇客》又冒出报道,说来自中国的一位名叫尹国隆(音译)的船业大亨买下了波尔多Chateau Chenu Lafitte酒庄,作为礼物送给他20岁的儿子,并且事实上自4月起已经接手酒庄的经营。

  法新社当年曾引述负责Chateau Latour Laguens交易的地产公司负责人的话:城堡如迪斯尼乐园一般壮观,而它的名字则让人想起梅多克地区的列级名庄。出产红葡萄酒当然更容易让人想起拉图堡(Chateau Latour),可惜Latour Laguens酒庄位于波尔多东南部Entre Deux Mers产区,该产区向来只出产白葡萄酒,倘若出产红葡萄酒,酒标上只能标以普通的Bordeaux级别。

  明显在向拉菲堡(Chateau Lafite)致敬的Chateau Chenu Lafitte也面临着类似的“要名气还是要产区”的问题。准确说,尹先生买下的更接近一个名字而不是一整座酒庄。Chateau Chenu Lafitte原本是位于Bour区的Chateau Mille Secousses酒庄的副牌,以庄主达里卡雷(Philippe Darricarrère)家族一座18世纪的祖屋命名。该品牌仅在出口市场使用,因经济不景气早已废弃多年。此次达里卡雷将祖屋、40公顷葡萄园及“Chateau Chenu Lafitte”这一名称卖给了尹先生,自己保留了其余42公顷葡萄园。应该是为了更好地配合酒标中“Lafitte”这部分,尹先生才选择了舍弃酒庄原本已经获得的Bour区命名,自愿降级,只在酒标上标注“Bordeaux”。与Chateau Latour Laguens新主人采取的策略一样,Chateau Chenu Lafitte的出产也都将全部出口中国。

  “Lafitte”这几个字母在中国或许有特殊的魔力,但在达里卡雷看来,不过是一个祖先留下来侥幸能换点钱的名字。在接受《品醇客》的采访时他就曾表示:“‘Chenu Lafitte’是我们曾经拥有使用权的一个老名字,当经济压力迫使我们出售部分产业时,把这个名字卖掉也是合理的。”■

  依据法国AOC原产地命名体系,波尔多共包括60个产区,分属四大红葡萄酒家族与两大白葡萄酒家族。